三岁不听话(三岁的孩子不听话该怎么教育)
编辑:未知时间:2021-07-14 17:34:20
三岁的宝宝还很粘人,对于爸爸妈妈来说,宝宝此时还很少,当宝宝哭闹不止时,当宝宝不听话时,当宝宝脾气大时,父母们应该如何进行引导教育呢?俗话说“孩子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由止可见,三岁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那么,家长们要如何利用好这一关键时期,适合三岁宝宝的教育方法有哪些呢?事实上,现实中有不少的孩子脾气太过于任性,不好管教,着实让爸爸妈妈们伤脑筋。
喂他们吃饭,他们偏要自己吃,吃得满脸满地;
领他们散步,他们不愿牵着大人的手,好道不走,专踩泥趟水;
公园里打滑梯,他们偏躺着滑;
帮他们搭积木,反而不高兴;
不穿新买的套装,非要穿还在滴着水的旧裤子;
和父母顶嘴、说反话,大人越是阻止、小孩越是开心...
总之,你让他们向东,他们偏向西,总是跟你对着干,固执而又干脆!
年轻的父母们身体被掏空,无可奈何。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孩子们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呢?
通常孩子到5、6岁家长常常感到孩子“听话了”,“懂事了”,这代表孩子结束了人生的第一反抗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如何帮助孩子度过人生的第一反抗期呢?
(一)理解孩子的“反抗”,鼓励独立性。
在适当约束的前提下,鼓励孩子去想、去做、去干、去观察接触大自然,对于孩子表示要“我自己吃”、“我自己穿”、“我自己拿”等意愿,给予鼓励并细心引导他们自己的事自己做。
(二)教会孩子掌握一定的行为规则
教会孩子掌握一定的行为规则,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错;什么是坏;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会得到表扬的,什么是会得到批评的。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避免并且纠正孩子的任性和无理,保证其社会适应性。
(三)注意责备孩子的方式
(1)当冲突发生时,一般不要与孩子硬顶。可适当转移其注意,换个活动,或允许孩子“下台阶”。事后讲道理。
(2)对于个别孩子也可以事先提醒,打“预防针”。
(3)家长说话一定要算数,不可反悔。
(4)孩子行为的结果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家长应善于让孩子看见自己行为的结果。
(5)孩子特别爱模仿,如果父母之间一方要求另一方办某件事,另一方对对方的话“听而不闻”,对要做的事“视而不见”,孩子会在无意之中受到“感染”以至“效仿”。
(6)如果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前后不一,或者父母提出的要求不一致,孩子就会无所适从,表现出不听话。
(7)避免情绪化教育。有些家长高兴时,孩子提出什么要求都满足,可当自己情绪不好时,即使孩子没有错也要批评一顿。家长对孩子的态度经常是情绪化的,那就在孩子面前失去了权威性,家长说的话,孩子也就不会听了。
(四)对宝宝提出的要求要合情合理
(1) 不要在孩子情绪低落、不稳定时提要求。
(2) 不要给孩子提过高、过多的要求。
(五)与宝宝有足够的交流
(1) 要舍得花时间。比如带孩子出去玩,让孩子在你视线范围内可以到处去跑,去观察,而不是把孩子限制在自己身边,或者自己在一旁玩手机。
(2) 和孩子一起玩儿,然后再实施你的要求。
(六)用选择式的问题向孩子发问
在炎热的夏天,妈妈想要孩子多喝一些水,她没有直接要求孩子喝水,而采用征询式说话方式引导孩子:“你是要喝凉开水呢,还是要杯温开水?”这样,孩子能感到自己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一定会做出某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