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不爱阅读、阅读困难?阅读五大重点能力,缺一不可!
编辑:未知时间:2021-10-26 17:41:47
4月23日是世界阅读日,与诗书相伴,阅读中成长,4月份多特儿童专注力联合福建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带来系列精彩线上讲座,为家长解构孩子的阅读能力,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培养孩子优秀的阅读习惯。
主讲嘉宾:吴蓥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成果转化基地资深讲师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
国家注册二级心理咨询师
今天,系列讲座第一讲的主题是《解构阅读能力,了解阅读由哪些基础能力构成》。
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大脑是如何实现阅读的动作呢?有哪一些基础能力支持阅读行为的发生呢?不方便看视频的家长,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文字总结。
01
专注力
我们需要把专注力从周围其它吸引我们的事物当中投入到阅读的文字中,排除外界的干扰。
什么是专注力?注意力分为被动注意力和主动注意力,被动注意力大脑激活度非常低,不带有目的性,不占用我们的认知资源,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注意力,比如看电视、玩游戏;而主动注意力大脑激活度非常高,具有目的性,需要付出一定的意志和努力,阅读运用到的就是孩子的主动注意力。
大脑先给出指令,孩子再要求自己按照指令完成阅读任务。如果孩子没有很好的主动注意力,他在阅读中就很难保持专注。
可以说拥有优质的主动注意力是阅读必要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家长平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主动注意力。
02
视觉能力
当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阅读之后,阅读并不是紧接着自然而然就发生了。还需要我们的视觉把信息准确地输入进来,是否能够识别足够多的字、有没有认错字,都会影响视觉信息的输入。视觉能力包含以下几点:
视觉控制力:现在我们所阅读的书籍、文章,排版通常都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这就需要眼睛能够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平顺地移动。视觉控制力不好的孩子,就容易出现跳行漏行或是看一会眼睛就很酸的情况。
视觉分辨能力: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区别相近字符的能力。视觉分辨能力弱的孩子,很容易认错字,比如出现“我”“找”不分的情况,容易看错,自然也容易写错。
视觉广度:视觉广度是指用眼睛接收信息的数量的能力。视觉广度好的孩子,同一时间能够看到、接收到的视觉信息的数量会更多。视觉广度窄的孩子,他每次可能只能看几个字。通过反复阅读,培养阅读的习惯,接收更多的文字以及一些词汇,有助于视觉广度的提升。
视觉记忆力:是指阅读的过程中存储、提取的能力。视觉记忆能力好,就可以一边阅读一边加工文字信息,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甚至可以边读边记,达到过目不忘的效果。
03
听觉能力
很多人存在一个误区,认为阅读只和视觉有关,但其实在阅读中,听觉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信息输入进来以后,视觉信息还要转换成听觉信息。听觉能力也就是我们的语言能力,在阅读当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听觉稳定性:是指听觉注意力的时间长度。比如说一节30分钟的课,如果一个孩子听稳定好,那么他可能可以全程保持认真听课的状态;而听稳定不足的孩子,他可能在十分钟就走神了。
听觉广度:是指用耳朵接受一些语音信息的长短。孩子的听广度不同,接收信息的能力就会完全不一样,上课的效率就受到听觉广度能力的影响。
听觉分辨:是指耳朵区分一些相似的发音。如果一个孩子听觉分辨能力不良的话,他会出现容易听错相似发音的情况,比如:“ne”“le”不分。
04
大脑文字盒子区
在我们的大脑枕叶附近,有一个区域叫做“大脑文字盒子区”,不管你在哪个国家,说哪国语言,文字盒子区的位置都是一样的。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字。阅读不仅要能够看得懂、听得懂,同时还要能够结合实际的场景,从而真正地理解你所阅读的内容。
也就是说,文字盒子区是我们所有阅读的信息输入大脑之后的一个总司令。
文字盒子区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后期慢慢培养打造出来的。它可以把文字处理完之后,把无意义的符号变得有意义。那么我们就可以阅读,我们就可以创作,所以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05
情绪唤醒
理解了文字以后,想要更深刻地理解阅读的内容,我们的右脑需要唤醒一些主观感受,使我们产生见字如面的感觉。也就是情绪的唤醒。这在阅读当中是非常重要,也是很综合的一个环节。
许多脑科学的研究已经证明了我们的左脑更多负责文字的识别,而右脑它是负责情绪的唤醒。所以想要在阅读当中更好地唤醒我们的情绪,就需要左脑和右脑之间相互的协调。
经常锻炼左右脑,让左右脑配合得越好,阅读的时候,情绪唤醒就会更快更准确。
以上五个环节环环相扣,相互合作,使阅读这项活动可以顺利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