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动手能力,决定以后的学习能力!3个方法,培养孩子动手能力
编辑:未知时间:2021-10-28 17:15:10
孩子不会整理书桌,房间弄得很乱;不会整理书包,经常忘记带练习册或者弄丢东西;不会系鞋带,只能穿没有鞋带的鞋......
现在好多家长反应说,自家孩子什么都不会做,就算让他做点什么,要么懒得去做,要么做得马马虎虎,勉强完成。
其实孩子不是不想做好,只是因为孩子的动手能力差!那么,孩子动手能力差都是哪些原因导致的呢?
原因 1
城市化的发展使然
我们这一代人,成长环境宽松自由,田里跑、海里游,大自然就是最好的游乐场!需要动手的玩具也很多,翻花绳、九连环、东南西北、橡皮泥、折纸……
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到了我们孩子这一代,高楼大厦限制了孩子活动的空间,陪伴成长的“玩具”也成了手机、ipad,孩子可以动手的机会少之又少,导致了动手能力差。
原因 2
家长过度包办
很多家长过度溺爱孩子,生活里什么都为孩子准备好,孩子根本不需要自己动手做些什么。另外一部分工作忙碌的家长,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耐心引导孩子自己动手,认为与其耗时间陪孩子尝试、让孩子试错,还不如自己替孩子做来得省心和快,因此包办了孩子的大小事。
时间久了,孩子会认为家长的包办是理所应当的,自己便不想动手了,动手能力自然也无法发展起来。
原因 3
家长忽略动手能力的培养
孩子处在探索期,他们会对一切事物感到好奇,自己动手创作很多辉煌的“杰作”。有的家长一味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只觉得孩子是在捣蛋、占用了学习的时间,因此不仅没有鼓励孩子的动手行为,反而批评、指责孩子。家长这样的态度,会让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受到打击,失去继续动手的动力。
动手能力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家长在其中起着关键性的引导作用。
那么,家长具体应该要如何做呢?
妙招一:给孩子创造实践机会
家长可以给孩子创造更多实践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让孩子尝试自己动手,比如剪纸、搭乐高等。不要局限孩子的做法,让孩子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去创作,如果中途遇到了困难,家长可以提供孩子一些指导和帮助。
让孩子在实践中体会自己动手的乐趣,并且意识到自己可以出色地完成,养成爱动手的好习惯。
妙招二:家长要适度放手
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可以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让孩子自己倒水喝、用筷子吃饭、穿衣服鞋袜等,引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同时,鼓励孩子更多地参与家务事,帮助家长扫地、洗碗、晒衣服等,把动手的机会更多地留给孩子,锻炼孩子独立自主能力和动手能力。
妙招三: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
学习成绩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动手能力对孩子的各项能力都有着一定帮助,对于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些自发的动手行为,家长应该更多地鼓励孩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上,允许孩子积极地做尝试,提升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强化孩子的动手欲望。
今天关于孩子动手能力差的问题,我们学习了三个小妙招,最后我们再来梳理回顾一下:
|妙招小贴士|
■ 妙招一:创造机会。为孩子创造动手的机会,让孩子在实践中体会动手的乐趣,养成动手的习惯。
■ 妙招二:取消包办。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让孩子更多参与到自己和家庭的事物中,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 妙招三:积极鼓励。不限制、不指责孩子的动手行为,鼓励、肯定孩子,提升孩子动手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