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特儿童专注力--浅析蒙特梭利教育儿童观
编辑:未知时间:2016-05-23 13:46:15
教育越来越早期化,2岁学画画、3岁学钢琴、4岁背古诗、5岁学珠心算......家长们总是争先恐后地让孩子领先在起跑线,每个周末被培训班安排的满满当当,那么孩子什么时候才可以“做自己”?
蒙特梭利教育观认为:让儿童自由地“做自己”,才能发挥儿童最大的潜能!
蒙特梭利教育儿童观
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蒙特梭利认为,儿童是一个发育着的机体和发展着的心灵。幼儿处在不断生长和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幼儿身体内含有生气勃勃的冲动力,具有积极的、正面的、向上的发展本能。
在心理方面,蒙特梭利认为,幼儿是一个“精神(心理)的胚胎”。因为每一婴儿都有“创制本能”,一种积极的潜力,能依靠他的环境,构筑一个精神世界,所以,每个幼儿的精神也各不相同,各有自己的创造性的精神。
在蒙特梭利看来,在幼儿的心理发展中会出现各种“敏感期”。她说:“正是这种敏感期,使儿童用一种特有的强烈程度去接触外部世界。在这时期,他们对每样事情都易学会,对一切充满了活力和激情。”而人的智力发展正是建立在幼儿敏感期所打下的基础上的。
蒙特梭利总结的儿童发育敏感期
1,秩序的敏感期。从出生的第一年就出现一直持续到四岁。这是幼儿的一种内部的感觉,以区别各种物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物体的本身。
2,细节的敏感期。幼儿在2-3岁时会表现出对细节的敏感,他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最小的细节上。这表明幼儿的精神生活的存在,以及幼儿和成人具有两种不同的智力视野。
3,协调性敏感期。这是在幼儿发展中最易观察到的一个敏感期。幼儿通过个人的努力学会走路,并逐渐取得平衡和获得稳健的步伐。应该在2到3岁时出现。
4,触觉敏感期。幼儿会朝着外界的物体伸出小手,这个动作的最初推力代表幼儿自我进入外部世界之中。正是通过手的活动,幼儿才能发展自我,发展自己的心灵。
5,语言的敏感期。2个月左右幼儿就开始吸收语言,他所获得的语言是他从周围环境中听到的。当他说第一句话时,并不需要为他准备任何特殊的东西。在蒙台梭利看来,语言能力的获得和运用,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外部表现之一。
蒙特梭利教育基本原则
1、以儿童为中心。遵循儿童发育规律,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育发展规律,反对以家长的角度要求、规定孩子,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2、反对填鸭式教学。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性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例如给孩子一个玩具,不告诉孩子怎么玩,让孩子自由探索,这个过程可以激发孩子的探索,发散思维。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顺着敏感期学习的特征,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给孩子适合的教育,而不是超前的教育。不该在孩子牙牙学语时让他背诵不理解古诗词;绘画应该是释放天性的随意涂鸦,不该是按部就班的一笔一划;抽象逻辑思维还没有产生的年龄,学习珠心算是对发散思维的一种限制等等。
4、完全人格的培养。教育的最大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而不是强制孩子学会生活技巧,学习技巧。
5、尊重孩子成长步调。没有死板的课程计划和学习计划,在0-6岁该做的是使孩子能够专注地发展内在的需要。
6、混龄教学。让孩子与不同年龄层的孩子一起玩耍,他们会相互模仿、学习,养成儿童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行为。
7、摒除物质奖惩制度。采取尊重孩子的方式,以表扬、鼓励、理解为主,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教育孩子不是一味地超前训练,而是遵循孩子的发育特点,让他“自由”成长,尊重每个儿童的独特“灵魂”,发挥每个孩子最大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