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多特知识库 / 家庭中的感觉统合训练方法有哪些?
家庭中的感觉统合训练方法有哪些?
编辑:未知时间:2020-11-17 09:50:43
感统训练是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为了解决儿童各种行为问题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新方法。它使很多孩子的行为问题在快乐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得到改善,这种方法也很受家长的欢迎,并悄然改变了很多家长对育儿的看法。但由于种种原因和条件的限制,正规的感觉统合训练只集中在很有限的范围内,不能满足大多数家长的需要。此外,感觉统合失调问题的关键是预防,训练越早效果越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多特儿童专注力介绍了几种在家长的帮助下,可以在家里直接进行的感统训练游戏方法,它简单有效,能促进亲子关系。希望能给家长们一些帮助或启发。
 
1、前庭功能失调
 
主要问题是: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听而不见、转身时间长不头晕、平衡能力差,虽然看见却仍经常与桌椅、门、墙相撞。
 
游戏方法
 
①充分爬行
 
为了训练宝宝爬行,宝宝在出生后28天内会有爬行反射。让宝宝每天俯卧几秒钟。首先,锻炼颈部肌肉,使他能慢慢抬起头,双手放在脚上。宝宝可以趁势向前爬,然后充分爬3个月以上,尽量不要用学步车。可以专门准备一块地毯铺在地上,让孩子爬上去,既保证安全,又能让孩子有足够的活动面积。爬行不足的孩子走路时容易摔倒和磕碰。
 
②平衡游戏
 
婴儿期的父母应多摇动手臂,或让宝宝多坐在摇篮里,以加强自身重力刺激的输入。大一点的孩子应该被允许玩秋千、平衡木和其他游戏。
 
③飞机游戏
 
父母仰卧,双臂向上伸展,双手抵住孩子的前肩,弯曲双腿,用脚支撑孩子的腹部,同时抬起孩子的脖子,张开双臂,双腿并拢平展,形成飞机的模样。这时,可做前后左右的摇动。
 
④摇摆毛巾游戏
 
用毛巾包住孩子,由父母各拉一头,左右或上下摇动,也可在摆动时指示孩子向固定目标投球。
平衡木
2、触觉失调
 
主要问题是:偏食,挑食,不爱吃蔬菜;吃手或咬指甲;情绪不稳定,爱发脾气;胆小怕黑,黏人或紧张,在陌生环境中畏缩,不敢表露;对轻伤和小疼痛敏感;不合群或不能与人玩耍,爱惹人。
 
游戏方法
 
①洗澡游戏
 
冷热水刺激:在安全范围内,让孩子感受到不同水温带来的刺激,主要是用手感受。家长也可以先做示范,观察孩子的表现。
 
②梳头游戏
 
用梳子的尖端刺激孩子的头皮,并顺其势梳头,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来,这有助于手指的精细运动和对孩子形象的理解。
 
③麻布刷身游戏
 
用中等强度的麻布将儿童的手臂、前胸、后背和脚刷干净。你可以讲故事或唱歌来保持轻松的气氛,以免孩子们紧张。也可以用毛巾、海绵和软刷代替。
 
④抓痒游戏
 
让孩子躺在床上或沙发上,抓挠他的腋窝、胸部,根据孩子的反应来控制用力的大小和刺激的强度。如果你对那些经常需要触碰别人的部位有强烈的反应,你就需要加强这个游戏。
 
⑤毛巾卷游戏
 
找一条稍粗糙的毛巾,把整个孩子卷起来,然后轻轻地卷起来或按下去。你也可以用双手轻轻握住孩子身体的每个部位,以加强每个部位的触觉感受。
触觉刺激
3、本体觉失调
 
主要问题有:协调能力差、笨拙、拖沓、语言表达能力差、缺乏自信、消极退缩、不敢表现。
 
游戏方法
 
①从小做起,多做些活动
 
要注意手指小肌肉的精细运动训练,根据孩子的年龄、能力等特点,可以设计抓、握、捏、扔的游戏,如摆积木、扔球、捏橡皮泥等,特别要注意自理能力的培养。上幼儿园前,要学会洗手、擦脸、剪纸、擦屁股。之后,他们应该练习拿笔、筷子、系扣子和鞋带。
 
②球类运动
 
球类运动有助于小肌肉和大肌肉的协调,以及反应速度和灵活性。3岁左右的儿童应训练左右手交替打球。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训练他们打乒乓球和羽毛球。从简单的动作分解开始,它们可以坚持下去,这些都有利于注意力,手眼协调和未来的学习能力。
 
③多多表达
 
为孩子们提供合适的语言环境,多和孩子们交谈,讲故事,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逐渐学会准确地描述身边的事情,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父母应该尊重孩子们的想法,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小进步,表扬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针对孩子的问题,家长可以参照以上方法制定一套重点明确、循序渐进的培训计划,然后进行训练。综合训练一般需要2-3个月的时间坚持做,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当然,我们希望感觉统合能成为一种理念,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中,因为它会给爱它的人带来成长和希望,健康和幸福。
 
感觉统合失调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在12岁之前,可以通过专业的感官训练轻松纠正。一旦超过这个年龄,就很难改变孩子的生活。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已达80%。几乎所有的儿童都有感觉障碍,但表现不同。因此,家长必须尽快防止孩子出现感觉障碍。我们欢迎您对多特儿童专注力咨询儿童感统方面的问题。
趴地推球
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款简单易用的家庭感统综合训练道具——硬币,这是很常见也很容易拿到的东西。但只要你有一想法,你就可以设计出很多把戏来玩!
 
游戏一:掷接硬币
 
随手拿一枚硬币,就可以和孩子们一起玩抛硬币、收硬币的游戏。你可以让父母扔,让他们捡起来,或者让他们自己扔来捡去。锻炼孩子的视觉追踪能力、反应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游戏二:旋转硬币
 
家长教孩子用手指旋转硬币,然后和孩子一起比赛,看谁开始一起旋转硬币后时间更长,这样可以锻炼孩子手的精细动作和指令感。
 
玩法三:正反手接硬币
 
让孩子抓起手中的5枚硬币,举起双手,将所有硬币抛向空中。然后迅速翻过来双手,让他的手背朝上。最后,他的手背能抓几枚硬币。然后继续用力让硬币再次抛向空中,并在硬币落下时准确将其抓到手心里。这个是小编小时候玩掷石子游戏的衍伸(相信很多家长也都玩过),非常好玩也非常有挑战性。孩子经常玩这样的游戏,可以锻炼手眼协调,提高对手部的灵活运用能力。
 
玩法四:连续竖硬币
 
家长和孩子分别手拿相同数量的硬币,然后一起开始竖硬币,看到最后谁先竖完(如果孩子能力有限,家长要注意适当地让着孩子一些。)玩这样的游戏,也是在考验孩子的手部精细动作,经常让孩子连续竖硬币,可以很好地锻炼他的手部精细动作及控制力,当然还有专注力。
 
玩法五:仰面顶硬币走路
 
让孩子仰面站立,将一枚硬币放在其额头处,让他来回走动并保证硬币不掉落。玩这样的游戏,一来可以锻炼孩子对自己身体的控制能力,二来因为仰面的特殊姿势对颈部上方,脑部后下方的前庭神经核会有显著刺激,所以对于前庭觉的发展也是很有益处的。
 
玩法六:猜硬币
 
猜硬币的游戏也很好玩!将硬币抛入空中待其落下时攥入手中或一下用手掌扣到桌面上,也可以用手指转动硬币,在其正在旋转时猛地用手盖到桌面上,然后让孩子猜贴着手心的一面是什么图案。
 
玩这样的游戏,有助于提升孩子的专注力和视觉追踪、视觉辨识能力,因为为了准确猜中,他可能会目不转睛地盯着硬币密切关注它的一切动向。总而言之,即使只是极普通常见的硬币也可以千变万化,玩出很多种花样。可以从生活中多发现这些小道具哦。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家庭中的感觉统合训练方法有哪些?”的其他内容,可以登陆多特儿童专注力官网咨询多特儿童专注力的在线客服或者拨打多特儿童专注力客服热线4009996098!

闽ICP备16001403号客服电话:400-999-6098

公司地址:福建福州鼓楼区杨桥西路155号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纳米楼6层7层

训练咨询

加盟咨询

预约测评

全国分中心

咨询电话

免费领取价值498元儿童专注力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