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领取价值498元儿童专注力测评

首页 / 多特知识库 / 孩子上课老开小差怎么办(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上课老开小差怎么办(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编辑:未知时间:2021-10-13 11:04:47
一个在教育一线工作多年的老师,发朋友圈说,孩子上课认不认真,看孩子的橡皮就知道,准确率有百分之九十九!老师还把橡皮图片都一一附上,做了详细解读。
 
1、不开小差,认真听讲,好好写字。
 
橡皮形状规整,表面平滑,一看就是孩子在细心呵护使用。
 
2、偶尔无聊,开开小差。
 
还算“漂亮”的橡皮,平时上课偶尔开小差搓橡皮玩,把边缘搓得圆圆润润以后,再心满意足地继续听课。
 
3、经常走神,容易分心。
 
橡皮的主人很喜欢拿橡皮开小差,手里握着橡皮就忍不住开始“蹂躏”,好好一块橡皮被掰成好几份,上课质量也大打折扣。
 
4、整节课都没有好好听
 
估计整节课都是在玩橡皮:先用笔把橡皮点成“麻子脸”,搓几下抠几下,用力过度不小心掰断,全班理想惨的橡皮就是它了……
 
5、???
 
橡皮直接玩得不知道丢哪了……
 
其实,一块橡皮来看孩子是不是专心听课,这只是可能有效参考指标之一,但不是绝对的。毕竟上课分心,不玩橡皮还可以玩别的呀。
 
可要是真发现孩子上课老开小差怎么办呢?正好小编整理了这篇文章和大家一起分享,看能不能帮帮被孩子专注力不好困扰的麻麻们。
 
好友小云有天跟我说,她儿子刚上一年级,老师就说她儿子专注力不太好,上课会走神,有一次竟然好端端地突然站起来了,老师叫了他一声,他才反应过来,赶紧脸红地坐下。小云边说还边笑,这孩子咋这么可爱。其实孩子的专注力,不是老师说得那么简单,小云心里还是有数的。
 
据《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表明,人的注意力分刺激驱动注意和受控注意,刺激驱动注意主要指的是新鲜事物的不断刺激,像看电视、玩游戏这类;受控注意,是自己调控想要把注意力放在哪里。
 
有实验证明,注意力缺陷的孩子和注意力正常的孩子,在刺激驱动注意方面,水平相差不大,看电视玩游戏都很容易专注,主要差别就在受控注意。孩子上课容易分心,其实就属于受控注意的范畴,它与大脑的抑制功能有关。这个功能要求大脑排除不相关的干扰,自如地调控注意力,让人在合适的场合做合适的事情。
 
抑制功能,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大脑的前额叶持续发育,变得越来越强的。大脑前额叶要二十几岁才能成熟,要求刚上小学的孩子上课从来不分心,几乎不可能。
 
以前我们对专注力有许多片面的认识,以为是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物的时间越久,就是专注力好的表现,其他表现就是不好。
 
实际上,0-6岁的孩子,肯定是比6岁以上的孩子更容易分心,而六七岁的孩子,肯定是比十二三岁的孩子更容易分心。这些都是大脑前额叶发育的必经过程,不能因为分心,轻易判定专注力好与坏。
 
当然,在同龄孩子里相比,抑制功能的发展,的确也存在个体差异,和先天因素,家庭环境,父母的养育方式等等都有关系。
 
但是上课分心影响上课质量,这怎么解决呢?
 
1、小提醒
 
和孩子一起准备了几张小贴纸,上面有一个老师拿着喇叭在喊话。让孩子上课的时候,贴在手背上,文具盒上,课桌上,一切可以随时注意到的地方,一旦脑海里开始坐飞机了,可以在理想短的时间里提醒自己,把注意力重新调整回老师身上。这让我想起以前的老师,提醒我们买款式简单朴素的文具,理想大可能减少孩子分心的几率;
 
要求孩子,除了课本和笔,把所有杂物都放进抽屉,没有太多的文具做小动作。和孩子一起约定,一旦看见有孩子走神了,就拍一下手掌说“好,下面听我说”,只要听见这一句,走神的孩子都会回神,也不用老师特别去点名了。
 
这样的小技巧,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都是雪中送炭式的贴心支持啊。
 
2、穿插运动
 
叮嘱孩子,课间休息一定要去好好放松一下,和同学去走廊跳几下都是极好的,运动对下一堂课的集中注意力非常有帮助。
 
到做作业的时候,孩子书桌上不摆其他杂物,家长也不看电视、玩手机,尽量减少对孩子的诱惑;
 
把时间分段,让孩子每隔半小时起来活动活动,不必一屁股坐下就从头做到尾。
 
3、设计游戏
 
平常在家可以和孩子玩一些专门锻炼抑制功能的游戏,比如“我说你做”。
 
事先约定好,双手有三个动作,直起在头顶叫“上”,伸直在两侧叫“中”,垂下放在大腿两边叫“下”。妈妈喊“上”,孩子要做出“中”或者“下”的动作,避免“上”的干扰;妈妈喊“中”,孩子要做出“上”和“下”的动作,避免“中”的干扰……以此类推。熟练以后,说的速度和做的动作,都要越来越快,孩子也会觉得越来越有意思。
 
这是大脑在抑制听觉信息的干扰,做出自己要做的动作。我们也可以设计抑制视觉信息干扰的游戏,看见黑色,要说白色等等。
 
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设计一些假装游戏,我们小时候玩的“老狼老狼几点钟”“木头人”,都是带有锻炼抑制功能的游戏。
 
4、你听我说
 
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可以和他一起养成互相倾听的好习惯。一个人说完,另一个人接着说。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和他平视,说出简短的指令,都对他集中注意力有帮助。
 
在家里还可以玩“话筒游戏”,一个人拿着一个“话筒”说完,另一人想说必须得听完,拿到“话筒”才能说。通过这种小训练,培养孩子能够集中注意听别人说话的好习惯,上学时的分心时间也会大幅度降低。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发现,注意力的培养、抑制功能的锻炼,不是临时抱佛脚,集中突击训练出来的。它是伴随着孩子的生活点滴,穿插着自然的亲子陪伴,日积月累而来的。因为集中训练的强度再高,也跨不过大脑前额叶发育的必经过程,而只有我们,在一年又一年的陪伴孩子,看见他每一年的进步。
 
有时真要感叹,做父母是一项专业度要求很高的职业,如果什么也不懂,只用朴素的原始的认识,去看待孩子的发展,那不小心掉进坑里,还浑然不觉呢。
 
培养注意力的方法当然还有各式各样,但只有搞清楚了注意力的概念,孩子发展的特点,才能对症下药。

闽ICP备16001403号 | 客服电话:400-999-6098

公司地址:福建福州鼓楼区杨桥西路155号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纳米楼6层7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