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感统失调是病吗?
理论上感统失调并不是病,而是儿童感官出现问题,但是这种现象如果不及时纠正可能会对孩子未来发育造成影响。
儿童感统失调常发生在孩子哪个阶段?
孩子从出生前在妈妈肚子里就开始感统综合,0-12岁是儿童感觉统合重要阶段,也是儿童感统失调常发生的阶段,在这期间,孩子有许多个敏感期,这些敏感期就是孩子通过身体感官去感知外界的过程。而过了12岁,孩子感统系统基本形成,想要再通过感统训练调整孩子感统失调问题就很困难了。
儿童感统失调原因:
1.怀孕因素。
- 先兆流产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完善,导致儿童发育迟缓。
- 怀孕期间妊娠反应严重,导致孕妇营养吸收能力差,导致胎儿营养不良或早产。
- 孕妇在怀孕期间吸烟、被动吸烟、大量饮酒、浓茶和咖啡会导致脐带毛细血管萎缩,导致出生后不同阶段的感觉障碍。
- 胎位不正导致固有平衡异常。
2.喂养不当。
- 母亲护理不当导致儿童触觉刺激不足和活动不足;
- 孩子出生后,父母摇拥少,孩子静坐多,过度限制孩子的活动范围;
- 过度溺爱儿童,过度保护,不让儿童哭泣,导致儿童心肺功能减弱,口腔肌肉缺乏锻炼。
- 不注意儿童学龄基本能力的训练,缺乏运动和游戏。
- 缺乏合作伙伴,群体生活不足,导致语言发育迟缓。
3.教育方法错误。
- 小家庭和城市化生活,成年人过度保护儿童;激烈竞争的教育方式导致儿童心理紧张和感觉整合不足。
- 认知教育过早,对孩子要求过高,限制过多。
- 不尊重儿童的基本权利,不注重个性培养和素质教育。
- 电视、游戏机已成为儿童的主要玩具,儿童交流,活动过少。
- 生活环境过于封闭,孩子们听得少,说得少,坚持和等待能力差,灵活性差。
- 物质上过于宽松,精神上有些苛刻,对孩子的情感爱抚不够。
儿童感统失调表现
感觉统合失调的临床表现可分为:本体感觉失调、前庭感觉失调、视觉系统失调、听觉系统失调,以及触觉系统失调。
1.本体觉失调
他们大多喜欢别人推、挤、压。手脚喜欢用力挥动或做一些动作。动作模仿不到位,总是看着手脚不知所措。俯卧地板时,全身柔软,尤其难以抬起头、颈、脑。坐姿不够稳定,坐的时候会东倒西歪。力度控制差,玩具经常因为用力过大而损坏,或者因为力度太小抓不住东西。速度控制差,很难按照指示停止运行。跳跃要求高,喜欢摔倒身体,踮起脚尖走路。
2.前庭觉失调
表现主要是喜欢旋转,旋转很长一段时间不会感到头晕。喜欢看,玩旋转的东西。我经常喜欢爬高,边走边跳。平衡差,走路倾斜,经常碰撞东西。颈部比同龄儿童短,经常垂头。
3.视觉失调
即使你经常看到的东西会让他害怕;喜欢发呆;对特定的颜色、形状、文字特别感兴趣甚至固执;喜欢排队;喜欢斜眼看东西;喜欢躲在黑暗的角落;喜欢看色彩鲜艳、图片变化快的广告;喜欢看风扇或旋转的东西;我喜欢坐公共汽车,对窗外风景的变化非常着迷。
4.听觉失调
经常遮住耳朵或按压耳朵;不讨厌尖锐或拉高的声音,甚至喜欢;
有时对小声音感兴趣;喜欢无端尖叫或自言自语。
5.触觉失调
表现为害怕陌生的环境,过于依恋父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过于紧张。偏食,暴饮暴食,避免咀嚼。喜欢吮吸手指,咬指甲,触摸生殖器。我特别喜欢某种感觉,比如玩沙子,刮东西。甚至显得固执和拒绝。拒绝使用某种质地的物品,如水泥、浆糊等。
儿童感统失调测试表
儿童感统失调测试表分为:感觉统合评定量表、Rutter行为评定量表、生长发育调查表。
- 感觉统合评定量表:采用感觉统合检核表。标准分数低于40分被评为有此项的轻度失调,低于30分为严重失调。
- Rutter行为评定量表:本研究选用家长问卷。
- 生长发育调查表:参考台湾徐澄清制定的定式病史表而设计,涉及一般人口学资料、母孕期、围产期及生长发育情况等。
儿童感统失调治疗
感统训练,对于出现感统失调问题的儿童,医生建议通过感统训练进行改善,感统失调不是病不需要通过服药调整,在孩子0-12岁前对孩子进行感统训练改善足够。
在儿童感统训练前,先由专家、仪器对孩子进行一个感觉能力测试,制定一对一训练方案,通过感统训练教具以游戏形式对孩子进行训练,刺激各个感官发育进行感觉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