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领取价值498元儿童专注力测评

首页 / 多特知识库 / 小小人儿潜力大!暑期这样培养孩子责任感,让孩子更具潜力!
小小人儿潜力大!暑期这样培养孩子责任感,让孩子更具潜力!
编辑:未知时间:2022-07-26 16:01:39
为什么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在与家长的闲聊中,有些家长反馈:
 
  • 孩子没考好,就说班上好多同学没考好;
  • 作业不会做,就说太难了或者老师没讲过;
  • 和同学发生矛盾,就说是人家的问题;
  • 迟到、被老师批评,就说因为爸妈没叫他起床...
 
不论遇到什么事情,好像都是别人的问题,自己一点责任也没有。不管孩子的这种行为是无意识的,还是习惯性的,这对孩子成长和发展的影响都是非常不利的。
 
责任感弱的孩子,往往会逃避问题,不会努力去解决,自然潜力就被埋没了。而且不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没有人愿意与一个喜欢推卸责任的人相处。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那么如何趁着假期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呢?5点小建议家长们可以收藏起来。
 
不纠结孩子是否承认了错误
 
以前家长总是认为孩子只有承认错误,才会改正错误。事实上,这并不是一定的,有些孩子内心是知道错误的,只是嘴上不愿承认,那么家长可以把精力放在如何帮助孩子改正错误上,这样孩子就不会找各种理由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
 
比如孩子考试没有考好,我们不和他讨论是不是因为太骄傲、不认真导致考试不好,我们只要和孩子一起分析试卷,知道每道题错在哪里,把知识点补上来即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就会意识到学习上存在不足。
 
我们知道孩子错了,不说出来,一方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另一方面也给了孩子自我反省的机会,这远比我们非要和他掰扯清楚好得多。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坚持负责到底
 
孩子做错事,有些家长会惩罚孩子,但惩罚不一定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很多孩子受到惩罚后,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反正我已经被惩罚过了,就不用再为此事负责了”。当孩子有了这样的想法,家长再想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就会更难了。
 
所以,当孩子做错事后,家长先不要急于惩罚孩子,而是要通过正确的方式,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比如,当孩子把同学的玩具弄坏了,家长可以让他用自己的零用钱买一个新的赔给同学,告诉孩子“任何人做错了事,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为自己的事情负责
 
孩子的坏习惯为什么一直改不掉,心理学家们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家长的过多参与,比如喊孩子起床、教孩子吃饭、检查孩子作业等等,当家长管得过多的时候,孩子就会把这部分责任归到家长身上:起床时间是妈妈该管的、检查作业是妈妈该做的...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每个人身上都会有很强的惰性因素,当家长过多参与到孩子的事情中来,孩子的惰性因素往往会被更多地激发出来。家长要学会克制自己的管控欲,著名思想家卢梭曾提出一个有效教育孩子的方法,叫自然后果法,也就是对孩子的过失,家长不用去责备或惩罚,利用过失的自然后果,使孩子自然受到惩罚。
 
比如,家长不用每天喊孩子起床,当孩子因为赖床迟到时,会被学校老师批评,这种自然后果,会让孩子产生这样一种认知:早晨赖床会迟到,以后不能再赖床了。他会自己改掉赖床的毛病,所以这种惩罚并不是针对孩子犯了错误而惩罚,而是为了他们日后不犯同样的错误。
 
做家务也可以培养责任感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还小,让他做家务又做不清楚,还得自己再做一遍,还不如不做,等长大一些再说吧。但哈佛大学曾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发现做家务和不做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不让孩子做家务,很容易养成懒惰的习惯,虽然做家务对大人来说,不那么有趣,甚至有点苦,但对孩子来说可以在家务中学到很多。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家长们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学会照顾自己,这是独立性;让孩子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家人需要帮忙的时候,主动伸出援手,这是责任感;做家务过程中,可能不尽完美,但是孩子会发现自己有能力完成很多事,这是自信心;更重要的是孩子能够在做家务中获得家庭的归属感。
 
要忍受孩子帮倒忙
 
孩子作为家庭中的一分子,他们也希望在家庭中是有用的,但很多家长往往会忽视孩子的这种需求,比如因为孩子小、拖地不干净就不让孩子为家庭做贡献;或者因为孩子洗碗时把碗打碎,就厉声斥责孩子,这些行为会让孩子在家庭中没有归属感。
 
在家庭中没有归属感的孩子,他们的安全感和责任感也会相对较弱,当你需要孩子帮忙时,孩子可能会无视你的需求。所以家长要忍受孩子帮倒忙,给孩子机会为家庭做贡献。比如当孩子把客厅收拾干净时,家长要真诚致谢,告诉孩子:因为你的帮忙,家里变得整洁多了,这会让孩子觉得,我是有用的,全家人都需要我,会让孩子更积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有责任心的孩子,会更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往往能激发出更大的潜力,家长们不妨从这5点去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闽ICP备16001403号 | 客服电话:400-999-6098

公司地址:福建福州鼓楼区杨桥西路155号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纳米楼6层7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