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感是什么(本体感不足的表现)
编辑:未知时间:2021-01-07 16:59:55
本体感到底是什么
本体感是指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在不同状态(如运动或静止)时产生的感觉。共分为三个等级。一级: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位置感觉、运动感觉、负重感觉;二级:前庭的平衡感觉和小脑的运动协调感觉;三级:大脑皮质综合运动感觉。
说的通俗一点,本体感就是人对自己身体的一种整体感觉。幼儿可以通过这种感觉对身体进行操控。本体感就好像存在于我们大脑中的一幅感觉地图,有了它,即使不能听、不能看,我们也可以对全身有一个准确的掌握。
例如,闭上眼睛,我们依然可以用手准确地指出鼻子、耳朵、嘴巴等器官所在的位置;上下楼梯时,我们不用刻意去注意脚下,也不会出现踩空的现象。驾驶汽车时,我们可以一边观察前方道路的情况,一边控制双脚踩离合、踩刹车;当夏季蚊虫叮咬时,我们可以准确判断出叮咬的位置并进行驱赶。这些行为的完成都依赖于本体感。
本体感并不仅仅就是大运动,而是人来自自己身体的感觉,对大小肌肉的控制。幼儿手眼的协调性、双侧的协调性以及身体所有感官的自然协调性发展都依赖于本体感。本体感对幼儿的运动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切运动的技能都建立在本体感的基础上。
如果大脑对手指肌肉控制不好,孩子写作业当然要慢,写字写不好,容易出格;手眼不协调的,看到的和写出的来的就会不同,常出现抄错数、写字颠倒等问题,难免家长要数落:怎么照着抄还会出错?手耳不协调,听到的和写出的不一致,听写就容易出问题;身脑不协调的,大脑对身体控制不良,上课、写作业时身体老转来转去,不安的乱动,小动作多等。
本体感不足的孩子,手脚笨拙,动作缓慢拖拉,消极,没有上进行,缺乏自信心,脾气暴躁,粗心大意。另外,因为控制小肌肉和手-脑协调的神经与控制舌头、嘴唇肌肉、呼吸和声带的神经是相同的,所以,本体感不足的孩子,大脑对舌头、嘴唇、声带的控制不灵活,容易造成语言障碍,如语言发展迟缓,发音不清,大舌头、口吃等。
所以,仅仅将孩子在家经常爬高上低就认为孩子本体感发育很好的家长,应该做一个专业的感统测评,来了解孩子现阶段的能力发展情况。并让孩子参加定制式的感统训练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语言发育、学习能力等。不可想当然的就片面的认为,而错失了孩子感统训练的黄金期。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本体感是什么(本体感不足的表现)”的其他内容,可以登陆多特儿童专注力官网咨询多特儿童专注力的在线客服或者拨打多特儿童专注力客服热线4009996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