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经常听而不见是怎么回事(孩子听而不见怎么办)
编辑:未知时间:2021-01-07 17:00:13
有个妈妈说:我前几天好多妈妈聚会,沟通起来孩子情况的时候说,你们家孩子都做什么的时候最认真?有说写作业时最认真的,有说看书时最认真的,有一个妈妈说,看电视的时候最认真,一下子都炸开锅了,因为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看电视时最认真,而且叫多少遍都不答应。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这个妈妈也问到了很多家长都很疑惑的问题。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可以认真写作业看书玩积木,我的孩子却是可以认真的看电视,并听而不见。
前两天多特儿童专注力也给各位父母分析了孩子长时间看电视所导致的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等危害。那孩子出现叫了好多遍都不答应,听而不见又是为什么呢?
听觉是声波作用于听觉器官,使其感受细胞处于兴奋并引起听神经冲动,经各级听觉中枢分析后引起的感觉。具体的形成过程为,外界声波通过介质传到外耳道,再传到鼓膜。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放大之后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纤毛细胞(听觉感受器)而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听觉感不良,并不是孩子的听力有问题,而是在听觉器官把信息传入大脑、大脑在储存信息、指挥躯体行动的过程中出现了某些障碍,因此使孩子在听觉理解、听觉记忆和听觉行动方面出现了不协调。
而听觉感不良不仅表现在孩子看电视上,上课过程中也会经常出现。听觉感不良的孩子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能保持在听觉记忆中,记不住一连串的声音,不能准确复述别人所讲的内容,跟不上老师的思路,思维反映当然慢。很多孩子对家长的指令,总是执行起来不准确或者完全无动于衷。而这些却不是孩子故意而为之。他们的听觉注意力品质差,自己无法听到家长的讲话。
如果孩子听觉感不良的话,将会给语言的学习带来困难。同时,孩子的潜意识的分辨能力也会受到干扰,所以会变得焦躁不安,不能静下心来,影响孩子情绪的发展,注意力也会随之下降。
那家长应该怎么做呢?其实孩子有的时候很喜欢敲打的声音,所以会经常拍手,拍桌子,甚至胡乱拿东西作为敲打的工具,这种声音对孩子的听觉系统有着良好的刺激。然而大部分家长却总是阻止孩子这样胡闹。其实,家长应该充分利用孩子喜欢的声音,去提高他们对声音的认知能力。同时,还要让孩子去聆听声音大小、长短、高低的不同,还有动物叫声、流水声等各种不同音色的声音,这将会提高孩子对声音的敏锐度,对孩子听觉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家长也要根据孩子的情况来选择让孩子参加专业的感统训练来锻炼孩子的听觉分辨、听觉记忆及听觉行动,让孩子在学龄前就提前锻炼听觉、视觉、注意力等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学龄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孩子经常听而不见是怎么回事(孩子听而不见怎么办)”的其他内容,可以登陆多特儿童专注力官网咨询多特儿童专注力的在线客服或者拨打多特儿童专注力客服热线4009996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