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多特知识库 / 发呆、走神、坐不住是专注力差吗?
发呆、走神、坐不住是专注力差吗?
编辑:未知时间:2021-10-15 17:52:23
专注力是一切学习的基础,随着专注力的重要性被不断普及,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专注力问题。
 
有一部分家长,一看到孩子有分心走神的现象,就焦虑我家孩子是不是专注力不足了?答案是不一定的。
 
孩子年龄越小,专注时长越短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因为大脑神经系统发育程度的不同,对一件事情的专注时间也不同。
 
一般来说,2-3岁的孩子,最多能够专注5-10分钟;
 
5-6岁的时候,大概可以提升到10-15分钟;
 
7-10岁小学中低年级阶段,孩子大约可以专注15-20分钟,也就是半节课左右的时间;
 
10-12岁,孩子进入小学高年级,可以专注25-30分钟;
 
12岁之后,孩子已经可以专注一件事情30分钟以上了。
 
专注力时长分龄表
 
2-3岁
 
5-10分钟
 
5-6岁
 
10-15分钟
 
7-10岁
 
15-20分钟
 
10-12岁
 
25-30分钟
 
12岁以上
 
30分钟以上
 
根据上表,我们发现孩子年龄越小,专注时长越短,随着孩子年龄增长,专注力时长也会越来越长,学习效率也会越来越高。
 
举个例子,我们要求3岁的孩子能够坐着听一节40分钟的课,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但12岁的孩子如果在一节40分钟的课上还频频走神,那他的专注力水平就相对落后于同龄人了。
 
所以,当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时,爸爸妈妈们一定要结合孩子的年龄来综合考量,而不是直接给孩子贴专注力好或不好的标签。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专注力不足?
 
也许有的家长觉得孩子的专注力好就是孩子能长时间专注于某一件事,因此,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这么说:“我家孩子专注力没问题啊,看一下午电视都坐得住呢!”
 
用孩子玩手机、看电视的时长来衡量孩子的专注力水平,是很多家长都会存在的一个误区。
 
电子屏幕里不断变换的彩色画面,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但这时候孩子使用的是被动注意力;而学习、动手这些需要孩子付出一定的意志和努力,这时候就要用到孩子的主动注意力,主、被动注意力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判断孩子的专注力水平,应该以主动注意力作为评判标准。
 
爸爸妈妈们在家可以试着观察孩子阅读、做作业、画画、拼图、搭积木……如果孩子的专注时长在他的年龄区间范围内,那么就说明孩子的专注力达标了。如果达不到标准区间,家长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越早介入培养,孩子越早受益
 
专注力水平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孩子在小年龄段的时候,由于专注力时长较短,所以个体差异并不会很明显。你家孩子能认真阅读8分钟,我家孩子能坐得住5、6分钟,大家基本处在一个水平线上。
 
当孩子出现专注力不足的表现时,一些对专注力并不是特别重视的家长就会认为,孩子是年纪小才会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长大一些就好了。
 
的确,伴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大脑发育逐渐成熟,孩子的注意力品质会有所提升。但如果家长没有重视并及时干预孩子专注力不足的情况,专注力好与不好的孩子的差距是会被逐渐拉开的。
 
到时候,家长就会发现别人家的孩子上课可以认真听讲,我的孩子却坐不住、走神;别人家的孩子做作业效率高,我的孩子却磨蹭拖拉,迟迟完不成作业……最终结果,就是孩子学习吃力效率低、考试成绩不理想。
 
遵循孩子的注意力发展规律是一方面,科学培养也是一方面。专注力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升的,且孩子发展早期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孩子进行专注力训练,对孩子今后的学习效率及学习能力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最后,我们来看一张图:
 
大脑发育是有黄金期的。在4-12岁大脑发育关键期内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事半功倍,过了关键期,大脑发育速度减缓,这时候再想提升孩子的专注力,就是事倍功半了。越早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孩子越早受益。
 
在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孩子将会拥有更广阔的一片天空。

闽ICP备16001403号客服电话:400-999-6098

公司地址:福建福州鼓楼区杨桥西路155号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纳米楼6层7层

训练咨询

加盟咨询

预约测评

全国分中心

咨询电话

免费领取价值498元儿童专注力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