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领取价值498元儿童专注力测评

首页 / 多特知识库 / 孩子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怎么办(如何预防孩子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孩子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怎么办(如何预防孩子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编辑:未知时间:2021-11-19 16:56:54
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839号(教育类344号)提案答复的函》,明确提出,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近年来,抑郁症这一名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儿童、青少年学生群体受到抑郁症的困扰。
 
《光明日报》一项历时九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率为17.5%,其中重性抑郁障碍占2.0%。
 
为什么当代孩子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呢?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孩子在缺爱的环境里长大
 
现在很多家庭,家长由于无法照顾孩子,会把孩子送回老家上学,只有寒暑假、过年才能见面。
 
平时工作比较忙的家长,大部分时间,也是把孩子交给长辈或是保姆代养,自己较少陪伴孩子、和孩子互动,这样会导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缺失爱和温暖,内心缺乏安全感,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
 
家长教养方式不当
 
有的家长对孩子宠溺无度,事事包办,导致孩子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懦弱无能,抗打击能力弱;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严厉,一旦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就批评、打压孩子,损伤孩子的自尊心;还有的家长过分限制孩子,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喜好和想法,强制孩子一切都按照自己的要求来,使得孩子有效没有自己的主见……
 
这些错误的教养方式都会影响孩子发展健康的人格,使得孩子出现心理问题。
 
沉重的课业压力
 
虽然“双减”政策之后,孩子作业少了、考试少了,但是孩子依然要中考、高考,仍然要面临学业上的压力。
 
课业的繁重、老师家长的期待、成绩的优劣……就像一颗颗沉重的石头一样压在孩子心头,很多孩子会因此无法承受,开始厌学、抑郁。
 
校园人际关系存在问题
 
有些孩子由于性格问题、身体存在缺陷或是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在和同学和朋友的相处中会难以融入集体,被嘲笑、冷落、孤立甚至是校园暴力。长此以往,孩子的心理会出现变化,变得自卑、抑郁。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过这样一个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而童年时期,对构建心理健康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那么,家长究竟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拥有心理健康的童年呢?
 
家长参与孩子的成长
 
对于有条件的家庭,家长尽可能地将孩子带在自己身边,参与孩子成长的全过程。平时工作比较忙碌的家长,尽量每天、每周抽出一些时间陪伴孩子,和孩子交流。
 
在温暖有爱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会小很多。
 
家长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
 
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家长不应该过分宠溺孩子,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性格;适当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用鼓励和肯定代替批评和指责;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和自由,让孩子自主发展……
 
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培养孩子,这样孩子才能发展起健全的人格,拥有健康良好的心态。
 
让孩子学会劳逸结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现代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孩子从小要背负较重的课业压力在所难免。
 
在合理的范围内,家长要避免孩子的身心超负荷。除了学习之外,课外时间为孩子安排一些休闲活动,户外运动、亲子旅行等,帮助孩子在学习之外也能有放松的时刻,劳逸结合,有利于身心健康。
 
家校共育,创造阳光的成长环境
 
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传授孩子一些社交技巧,让孩子能够更好地和同学进行社交。
 
平时多和孩子交流校园中发生的事情,留心观察孩子回家后是否有异常的表现,如有,及时干预,加强家校联系,帮助孩子更好地融入集体,远离校园暴力,在阳光的校园环境里健康成长。
 
今天我们学会了关于如何预防孩子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四个小妙招,理想后我们再来梳理回顾一下。
 
妙招一,积极陪伴。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提供孩子温暖的家庭环境,能够有效减少孩子心理问题的出现。
 
妙招二,正确教养。在正确的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才能发展健全的人格。
 
妙招三,劳逸结合。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减负,让孩子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之下,留有喘息的空间。
 
妙招四,家校共育。传授孩子社交技巧,积极关注,加强家校联系,共同守护孩子的成长。

闽ICP备16001403号 | 客服电话:400-999-6098

公司地址:福建福州鼓楼区杨桥西路155号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纳米楼6层7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