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多特知识库 / 注意力的理论模型
注意力的理论模型
编辑:未知时间:2018-05-30 11:23:34

  注意力是每个人几乎生下来就会的一项技能,但是我们对其工作机制却还知道的太少。随着认知科学,生物神经学,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对人类注意力机制的研究也在加速。尤其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人类水平的AI,需要我们对人类大脑(或动物大脑)的注意力机制有深刻而简洁的理解。

  什么是注意力?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注意”,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们心灵的惟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外界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具有注意的能力称为注意力。

  注意力的认知理论

  认知心理学将注意看作一种内部的信息加工机制,通过这种机制,注意实现其对刺激选择的控制和相对行为的调节。其中主要的三个理论分别为:

  过滤器理论,即认为神经系统在加工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对所有的感觉刺激进行加工。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只有一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而其它的信息就被阻断在它的外面,而完全丧失了。

  衰减器理论,这一理论承认存在过滤器,但并不按照“全或无”的原则工作,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如果非追随耳的信息对人有重要意义,其激活阈限很低,虽然通过过滤装置衰减了,仍然容易被人们接受,并对此进行进一步的加工。

  注意的资源限制理论,指注意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所以执行了这项任务,分配给其较多的资源,另一项任务就会受到资源限制[1]。

  注意力机制的生物神经学研究

  Nature杂志公布了一项有关注意力的最新研究成果[2],来自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Dartmouth's Geisel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分析比较了当个体集中注意力在能激活记录神经元视觉刺激的物体上,以及无法集中注意力的情况下,突触连接视觉之间的通信交流。

  研究人员利用一种高灵敏度检测方法检查注意力对神经元-神经元通信之间的影响,证实注意力是在突触水平上进行操作,提高对输入信号的敏感性,并锐化这些信号的精确度,选择性地提高吸引注意力信息的传输,同时降低噪音水平,或干扰注意力信息的传输。

  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了一种新颖的作用机制,也就是注意力能通过选择性改变突触的“权重”,强化所有包括噪音在内感觉输入的感官特征,从而重塑神经感觉。

闽ICP备16001403号客服电话:400-999-6098

公司地址:福建福州鼓楼区杨桥西路155号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纳米楼6层7层

训练咨询

加盟咨询

预约测评

全国分中心

咨询电话

免费领取价值498元儿童专注力测评